2012-01-02 20 views
2

什么是预示着什么样给出定义列表的例子的正确方法?在HTML5中:示例是否符合<aside />?

在下面的例子(哈)我使用

<aside><h4>Example:</h4><code> 

,表明斜体字就是一个例子,这是最准确的语法方式来做到这一点?

(另外,我知道我应该使用DL标签,但这是另一个步骤)

<ul> 
    <li> 
     <h3>Recipients</h3> 
     <p>Comma-delimited list of the roles that will receive notification emails</p> 
     <aside><h4>Example:</h4><code>bz,zba,admin,readonly,dept_zoning</code></aside> 
    </li> 
    <li> 
     <h3>Trigger</h3> 
     <code>Can be null</code> 
     <p>Relative-pathed Url that initiates the notification action with bracketed parameters</p> 
     <aside><h4>Example:</h4><code>/permits/SetApproval/{id}?approved={approvalstate}</code></aside> 
    </li> 
    <li> 
     <h3>Message</h3> 
     <p>The message that recipients will receive upon notification action. Bracketed dynamic parameters will exist as specified in the trigger condition</p> 
     <aside><h4>Example:</h4><code>This notification has been sent to inform you that Case Number: {id} has been {approvalstate}</code></aside> 
    </li> 
</ul> 

回答

2

严格,不同意,但它不会是最坏的使用<aside>无论是。

的规范说的<aside>元素:

的aside元素代表一个页面,包含 内容是相切关系到一旁 元件周围的内容的一部分,并且可以考虑与该内容分开。

关键词是“切线相关”和“被认为是分开的”,这两个关键词都不适用于文档中前面定义的例子。

我将建议<figure>元素是最合适的。

该图元素表示一些流动的内容,任选地与 字幕,即是自包含的,并且通常为 单个单元中引用从文档的主流程。

的元件因此可以被用于注释插图,图表, 照片,代码清单等,这是从文件的主要内容 称为,但可能,而不影响 文档的流动,从主要内容移开,例如到 这一页的页面,专用页面或附录。

+0

我实际上掩盖了数字,但你说得对,“代码清单”显然存在。 – lostinplace 2012-01-03 15:56:48

1

我认为这是可以接受的。该spec说:

的aside元素代表一个页面,包含的内容是有关切向周围的预留元素内容的部分,这可以被认为是从内容分开。这些部分通常以印刷字体的侧边栏表示。

该元素可用于印刷效果,如拉引号或侧边栏,广告,导航元素组以及与网页主要内容分开的其他内容。

换句话说,它用于次要内容,它与它所处的上下文相关,但可以在不破坏上下文的情况下从流中移除。如果一篇文章中使用,也可以是“奖金信息”相关的那篇文章,如果使用外,它所代表的内容,是不是内容本身的休息至关重要。撇开后,HTML5doctor也有an excellent article

编辑:这就是说,我不是一个很大的粉丝,只是在很多标签周围塞满东西,而不是严格需要在自己的容器中。对于整个内容块,需要采用不同的风格,那么是的,但如果它只是一个单独的标题或类似的可以独立存在的内容,那么我会放弃它。

+1

这些也是我的想法,但你的链接html5doctor实际上导致我http://html5doctor.com/downloads/h5d-sectioning-flowchart.png 这似乎表明,这个数字更合适 – lostinplace 2012-01-03 16:13:46

+1

啊,neato!我的想法是,一个例子不需要阅读来理解这个概念,它仅仅是提供一个实践例子来总结一个已经解释过的理论的额外阅读材料,所以我把它与例如“你知道?”框。 因此,使用流程图,我会回答“否”,以确定它是否是理解内容的必要条件,因此以“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