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13 64 views
0

我有一个数据帧,如下所示:堆积条形图绘制为一个定量和一个分类变量

core_depth formation_name 
5668   name5 
5739   name2 
5791   name7 
5841   name4 
5856   name1 
5876   name3 
5882   name6 

core_depth列表示岩石的深度和formation_name是由地质学家给予岩层的名称。为了保护数据,我使用了一些名称来保护数据,但想法是这些名称与R中的字符向量中的名称一样。

我需要绘制一个只有垂直比例很重要的单列堆叠条形图。它从顶部的第一个core_depth(5668)开始,并在底部的核心深度(5882)结束。条形图中的每个堆叠显示与名称对应的深度的“比例”。我不需要这个传说,因为堆叠的酒吧本身可以作为其他散点图的深度和形成标记。我可以使用ggplot2或绘图。请告知或更好的,给出示例代码。

回答

0

这是否帮助:

df <- read.table(text = "core_depth formation_name 
       5668   name5 
       5739   name2 
       5791   name7 
       5841   name4 
       5856   name1 
       5876   name3 
       5882   name6", stringsAsFactors = FALSE, header = TRUE) 

library(dplyr) 
library(ggplot2) 

df <- df %>% 
    arrange(core_depth) 

df$lag <- lag(df$core_depth) 

df$abs <- df$core_depth - df$lag 
df$abs[1] <- 0 

ggplot(df) + 
    geom_bar(aes(x = rep(0, nrow(df)), 
       y = abs, 
       fill = formation_name), 
      stat = "identity")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0

这几乎是我所需要的,但我想在Y轴刻度开始在与第一核心的深度值上方,即5668 ,然后向下直到达到最后的核心深度,即5882.我真的不关心X轴,它可以被移除或隐藏。否则,它是好的。 – Bharat

相关问题